(以下简称:麦格美)已获得来自魔量资本和风物资本的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
据创始人Arnold透露,本轮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全球化供应链的完善、生产端产能的扩大、线下门店的铺设和营销方面的投入等方面。
创业邦持续关注的麦格美成立于2017年8月,定位于一家以技术和创新驱动的眼妆品牌,专注于为18~30岁爱美女性打造安全、即妆的眼妆产品,包括软磁睫毛、单色眼影、睫毛精华液、眼线液笔、化妆棉、睫毛工具组等。
成立至今,麦格美旗下已有成功打入北美高端眼妆市场的“LAFABS”品牌,以及正在布局亚太市场的眼妆品牌“WOSADO悦瞳”。
区别于大部分先工作积累营销经验再开始创业的美妆创始人,麦格美创始人Arnold更偏好“实战”。在2017年留美就读大二时,他便敏锐的嗅到了北美和日本市场在眼妆品类上激增的市场需求,并开始寻找合伙人搭建公司、组建团队、拓展北美市场渠道。
“创立麦格美科技的初心,源于前校友威廉·富勒(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留下的校训启发——做一家有着强烈产品基因且能真正帮助到受众的公司。”Arnold回忆道。
在当时紧张的学习和创业压力下,Arnold坚持重参与公司运营和产品研发,还在大三期间远赴日本交换求学一年。这一年里,Arnold不仅将日语口语达到了近母语水平,还深入调研了日本美妆和消费品市场,同时还完成了首个品牌“LAFABS”在北美市场的成功上市和目标用户群渗透。
自2018年LAFABS在美国运营至今,其磁力假睫毛和眼妆产品系列已在线上渠道成功入驻亚马逊、沃尔玛线上商城、SHOPHQ电视购物等电商平台,线下则快速入驻了丝芙兰、ULTA Beauty等知名渠道。
同年,2018年全球眼妆市场规模达到了14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0.79亿元)。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直至2025年,全球眼妆市场规模还将继续以年均5.7%的增速快速扩大,达到21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5.68亿元)。
与此同时,国内如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布局彩妆领域的新品牌逐渐显露头角,甚至与国际大牌同台竞技;受经济独立带动,国内女性对于美妆意识加强;2018年,睫毛膏产品在眼妆销售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5%,成眼妆领域第一大市场……
2019年,Arnold带着他的“WOSADO悦瞳”品牌逐渐开始在中国扎根。而此时的麦格美团队,已经汇集纽约大学、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优秀人才,覆盖国际美妆、奢侈品、投资银行等行业。
在谈及国内与北美市场的差异化布局逻辑时,Arnold透露,相比于浓妆艳抹的北美化妆风格,国内用户群更倾向于清透、自然的“裸妆”。这意味着,WOSADO悦瞳的核心产品软磁假睫毛产品要厚度更薄、毛料更轻柔、舒适度更高。
于是,WOSADO悦瞳与日本磁性材料专家中塚哲合作,经过数百次反复打样,终于结合自研超精确分段式磁吸技术设计出了单支仅为0.03克、厚度0.1毫米的可塑性“软磁假睫毛”产品,创新性地解决了传统美睫舒适度差、胶水拆卸难、便捷性差等问题,让用户在一分钟内拥有自然、便捷、安全的卷翘睫毛。
现阶段,围绕“去繁化简”的核心思想,WOSADO悦瞳还已打造了睫毛增长液、眼影、眼线液笔、睫毛工具组等多款明星级美睫美妆单品。即使在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和购买力受到重创的情况下,麦格美整体业务依然逆势增长。
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Arnold表示,借鉴北美快速布局的经验,麦格美主要采取了在线上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渠道种草、产品宣传、带货(流量)转化的方式营销;线下端,在一线省会等城市商圈地域开设线平方米,为产品/品牌做品类背书、用户教育和售后支撑。
据了解,在某抖音KOL的案例中,WOSADO悦瞳通过投入低价投放,快速吸引了10万关注量,一周内销量暴增。同时,其在全国范围内的首家线下中导店北京欧美汇店也已于近期同步开业。开店一周内,其用户入店转化率为70%。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麦格美并没有采用ODM的生产方式,而选择在东莞自建3000平方米的生产工厂。除此之外,公司还获得了多项眼妆品类的全球性研发专利,掌握了供应链上游的核心议价能力。
本轮融资后,麦格美将继续在产品研发、团队扩充和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加强布局,计划于2021年内,在全国开设50家直营门店,稳固品类领先者地位,急速拓宽整个品类在全球主要美妆消费市场的规模。
文章图片来源于麦格美,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关注医疗健康、集成电路和前沿科技领域。报道相关,欢迎来撩,邮箱:,请注明来意。
用微纳“武器”俘获千亿级别客户,国内“玩家”用研发实力成为高端制造担当
已覆盖70%前十大快递/快运客户,商用车后市场玩家「大车队长」眼中的轮胎“生命力”
创业七年死磕超大尺寸触控技术,联想、比亚迪老兵如何在ITO产业蔓延下寻找“生”机?
00后CEO杨丰瑜:耶鲁博士回国创业,五个月造出首款「可量产」人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