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就描绘了一位娇柔少妇对镜梳妆的场景。她的面前是一面圆形的铜镜,铜镜的边上,还散落着形色不一的盒子,里面装满了女子梳妆时所用的器具。
“化妆修颜”是古代女性的必修课之一,那时候的plmm也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出门必须先化一个美美的妆。
古代女子们的生活,或许没有宫殿与帷幄,却少不了一方装纳胭脂粉黛的“妆奁”,在花树香径的阁楼中,她们“晨起对镜奁,晓妆点绛唇”,迎接新的一天。
《说文解字》中记载:“奁,镜匣也”“闺房脂泽之器”。简单来说,妆奁就是化妆盒,是一种可以将镜子、胭脂、梳子以及各类首饰尽数收纳的盛物匣。
李清照曾在诗中将妆奁称为“宝奁”,可见对其重视程度。那么,如此一款让女子们爱不释手的匣子究竟藏着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吧~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古时女子也和现代人一样,在化妆之前必须先涂抹一层厚厚的粉底修饰面容。
最早的妆粉应由米粉所制,虽然它是一种纯天然的材料,但它的缺点在于:附着力弱;不够松散;需要时常补妆。 (想象一下,妃子们早上化完妆,还没等到接见皇上,脸上的粉就纷纷开裂了......)
秦汉时期,随着炼丹术的成熟,铅粉诞生了。人们发现,这种粉质不仅比米粉更加持久,还特别美白。白到什么程度呢,看一下日本艺伎的脸你就明白了。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写道 : “夫铅华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 这里的“铅华” 即指铅粉。可见,当时人们对于铅粉的依赖以及迷恋。
古代妆粉通常被盛放在漆粉盒中,化妆时,用丝绵制作的粉扑沾染妆粉,并涂抹于脸上相应部位。不用时,它们被闲置在妆奁之内,等待主人的“临幸”。
正所谓“眉清目秀”,古代人爱折腾眉毛是真的。《诗经》中也有关于眉的描写 :“螓首蛾眉,巧笑俏兮,美目盼兮。” 想要化好妆,首先要会画眉,自然就少不了画眉神器——黛。
“黛”是一种矿石,也称作“青石”“石黛”,因其质地浮腻,可施于眉,故又有“画眉石”的雅号。
在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汉代梳篦盒中,曾出土一块已粉化的黑色石黛,不知它曾为多少红粉佳人粉饰过眉间的妩媚。
有了眉粉,还需要眉笔。古时的眉笔用细砂岩石磨制成,或用木头制成圆柱状,内嵌铁芯,再在表面涂上一层漆。
画眉前,先用镊子修饰眉形,然后将黛放在石砚上磨碾成为粉末,调和以水,再用眉笔蘸取涂抹于眉上。
古人爱眉 溢于言表 卓文君的“远山黛”流行了千年 “张敞画眉”也成了佳话 唐朝就有诸多眉形
古代的“化妆品”,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恐怕胭脂莫属了,但是胭脂具体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胭脂就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面脂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说的腮红,口脂则对应口红。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中,就曾发现残留的胭脂粉末。
据古籍记载,古代的胭脂由一种叫做红蓝花的植物制成。在花开之时,摘取整朵如豆般大小的花朵,放入石钵中研磨出红色花汁提取,再配合以繁琐的工艺,制成膏体,放入胭脂盒内存放。
口脂的原料——朱砂是一种红色的矿物质,研磨成细腻的粉料后混入动物脂膏,具有粘性,易上色,更有blingbling的效果。 (emmm...此处可以想象为在嘴唇上涂了一层猪油膏~)
最早的口脂呈“糊状”,唐代以后,慢慢被制作成固体的膏状,放在特制的盒、管内,接近今日的口红。
古代的口红色号丝毫不输当下的Dior、YSL 光《妆台记》中就记载了十七种: 石榴娇、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 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猩猩晕、 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等
如今的很多网红妆,都会在脸颊或者眉眼处贴一些亮片,起到整个妆面“点睛之笔”的效果。在古代,这种往脸上贴东西的做法,有个专业名称,即“贴花钿”。
花钿是一种用于额前或鬓角的面部装饰,由金箔片、珍珠、鱼骨等材料制成。贴于面颊的花钿,也称面靥或笑靥。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中写道,木兰在沙场九死一生,归家后,竟对着梳妆镜默默地贴起了“花黄”,此处的“花黄”,便是花钿的一种。
征战沙场的巾帼英雄尚且对花钿情有独钟,何况是一般爱美的女子呢?在花钿流行的鼎盛时期,女子脸们的脸上几乎贴满了“奇珍异宝”:金箔、珍珠、银片、翠羽、贝壳,甚至鱼鳞。
粘贴花钿的介质多采用呵胶。粘贴时,只需对其呵气,并蘸上一点唾沫,便能将花钿粘贴到脸上。卸妆时,再用热水一敷,又可轻松卸下。 (这一来一往将口水往脸上抹的画面...太美)
不管是花钿,还是呵胶,都被一并收纳在妆奁中,直到妆毕时,它们才”粉墨登场“。
最早的战国时期的妆奁多为单层,所有的物品都放置在一起。汉代出土了双层妆奁,功能有了更合理的分区,上层空间一般置放铜镜,下层则存放其他的梳妆用品。
到了宋代,双层奁已演变为了三层、四层乃至五层妆奁,并且还出现了一种带有抽屉的妆奁,它是由镜箱发展而来,上方套有浅盘和镜架,专为置放铜镜而设计。
清代,妆奁的制作技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以前单独分离的铜镜被镶嵌在妆奁内的镜台所取代。只需轻轻一启,便是一面锃亮的镜子。
浮雕繁缛的铜镜,曾经映着那个时代女子们的花容月貌。梳罢了妆,她们还要对着镜子斟酌一番。或是对自己的美貌扬扬自信,或是这自恋中,还带着一份对如花年华的眷恋。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们对于头发的打理是很重视的。尤其是女子的头发,如何将一头茂密的长发有致地梳起是一门技术活。
由此,一种倒腾头发的工具——梳篦应运而生。“梳篦”,分“梳”和“篦”,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前者用来梳理头发,后者则用来淸除发垢。
梳篦不仅能用,还能戴。自魏晋妇女们就流行将其插戴于发髻之上,至唐更盛。唐代诗人元稹曾形容当时的女性:“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这满头都是梳子的形象,真有点难以想象。
从唐代的传世画作中,我们看见女子们的梳篦,有的插在发髻前,有的插在发髻后,有的在中间,有的则在两侧,没有固定的位置,完全是凭心而定。
除了作为一种头饰,梳篦还有着特殊的寓意,古时头发被称为“青丝”,谐音“情思”,终日与发为伴的梳篦,也就成为了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
女子们每天从妆奁中取出精致的小梳,摆弄头发时,不知在思念远方哪位心上人?
比起用梳篦点缀头发,其实我们在影视作品或者是流传下来的图像资料中,更常见到的头饰是笄簪。
“笄”,是古代用于固发的一种装饰,常置于发鬓处固定挽起的发丝。最初的笄呈圆锥或者长扁条状,并没有过于繁复的纹饰。
古时女子插笄,不仅是一种日常,还是一种重要的仪式。《礼记·内则》中记载:“女子十有五而笄”,也就是说,女子满十五岁时,必须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簪”,由笄发展而来,秦汉以后才有此称。除了安发固冠,簪还可作发饰,形式更加多样,制工也五花八门。
唐代出现了玻璃簪、琉璃簪,宋代的簪子则以金银珠翠为主并刻有花、鸟、蝴蝶等各式灵奇的图案;元明清发展了镶嵌工艺,簪子上也被镶嵌上琳琅满目的珠宝。
妆奁中纤长玲珑的鬓簪,绾青丝作云髻,不仅仅书写着一个女子的成长,也为她们娇俏美丽的容颜,更添一份庄重雅致。
轻启妆奁,犹如翻开一段尘封的岁月,洒落的小物件,是那些美好的生命曾经鲜活地生活在这世间的印证。
时光飞逝,妆奁前梳妆的佳人已消逝不见,只留下一方方鎏金四溢的妆奁,穿越了历史的幽香。恍然间,仿佛又看到铜镜前浮现那些快意明媚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