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免费美容体验”查出“乳腺问题” 买了3.8万元的内衣办了3.8万元的卡 图文:女教师被美容院套走近8万元 逛街时领到一张“免费美容体验券”,初中教师菲菲(化名)跟着推销员走进位于汉口菱角湖万
原标题:“免费美容体验”查出“乳腺问题” 买了3.8万元的内衣办了3.8万元的卡
逛街时领到一张“免费美容体验券”,初中教师菲菲(化名)跟着推销员走进位于汉口菱角湖万达广场的一家美容院。体验中,美容师称她有“乳腺问题”,向她推荐一款塑身内衣。此后,菲菲花费3.8万元买下6件内衣,又办理了3.8万元的美容卡。美容院甚至找来银行工作人员,现场给菲菲办了一张信用卡,帮她刷卡付款。
昨日,记者在该美容院见到菲菲。她拿着厚厚一叠美容卡,双眼哭得通红,对自己的轻信十分后悔。
菲菲在美容院办的美容卡,包括“肩颈”、“深层清洁”、“气血通”、“秋水眼膜”、“面部护理”、“肠胃保养”等多种项目。她还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几套内衣。
菲菲回忆,2011年底,刚刚进入一家中学任教的她逛街时,收到推销人员发的“香港可诺丹婷亚健康活动调查表”,请她填写问卷,作为回报,美容院可以赠送一次美容体验。出于好奇,她填完问卷,跟着推销人员走进汉口菱角湖万达广场25楼的可诺丹婷美容院,接受免费美容护肤。
一名美容师为菲菲洗脸时,开始向她推销美容产品,并帮她检测肤质、试用产品,整个过程都没有提到费用问题。但体验结束后,美容师称,虽然是体验免费,但体验过程中使用的产品,都要收取成本费,菲菲为此要支付数百元。她觉得有点贵,对方于是说,如果办一张该机构的基础卡,只需花费3000元,就能享受200次美容,且没有时间限制,她当天的消费也可以免单。菲菲觉得不错,花3000元办了一张卡,成为该店会员。
2012年至2013年,菲菲结了婚、生了孩子,很少到该美容院美容。她将自己的美容卡送给同事使用,渐渐淡忘了此事。
今年3月,菲菲的同事将美容卡还给菲菲,卡中还剩下150次美容,加上美容院一直给她打电话,于是她决定将美容卡消费完。7月起,她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前去美容。
8月1日,美容师水水(化名)兴奋地告诉菲菲:“你今天运气真好!有位负责形体的专业老师刚好在这里,可以请她帮你看看形体、气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让菲菲纳闷的是,形体老师的检测方法是在她的胳膊上刮痧,并指着刮痧后留下的印迹说:“这些说明你的乳腺情况非常不好!”
形体老师还拿出一件女式内衣,当着她的面剪开里面的海绵,用打火机点燃,说:“这种普通内衣不仅不透气,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坏的影响,不利于乳腺疏通。”
之后,她又拿出一件可诺丹婷内衣,说这是采用先进材料制成,并添加了特殊物质,可以收缩肌肤、矫正体形、保护子宫、治疗乳腺增生等。
见菲菲没有购买意愿,该店经理、一名店员和形体老师都脱下外衣,展示她们穿着的该款内衣。形体老师还拿出一套“限量试用装”,请菲菲试穿。
穿上这种内衣的菲菲,发现镜子中的自己确实显得身形挺拔了。“事后想想,那件内衣与普通调整型内衣一样,但当时我生完孩子不久,对自己的身材没有自信,就一时冲动答应购买。”
一问价格,菲菲吓了一跳:6件3.8万元,而且还是“优惠价”。她的信用卡透支额度为1.2万元,在美容院的建议下,她当即给银行打电线万元。美容院还给一名银行业务员打电话,请她到店中为菲菲又办了一张信用卡,用于透支支付剩下的1.4万元。
此后,每次美容时,水水都会介绍,称很多女士身患乳腺癌,而菲菲胸部也有结块,情况严重。
8月28日,水水告诉菲菲,公司正在进行一项“粉红丝带乳腺检查”项目,由知名医院的乳腺专家为会员进行免费检测。菲菲答应检测。但专家没有直接检测她的乳腺,而是查看起关节,称她的体质很差,如不进行调理,很容易患上关节炎等各种疾病。
之后,专家打开一台仪器。“你的乳腺里全是块状物,情况十分严重,必须马上开穴!”专家称。
一名技师于是帮菲菲“开穴”,并给她的前胸和后背贴上乳贴膜,共收费1360元。技师也声称菲菲的乳腺问题“特别严重”,“只有用特殊药油才有效。”
按技师的说法,这种药油是国家专利产品,原价680元/次,活动期间只要480元/次,1个疗程100次。
菲菲称自己没钱了,对方再次提出透支信用卡。菲菲于是透支了3.8万元,办了一张美容卡,还欠1万元,美容院称可以先欠着,慢慢再还。
作为初中教师,菲菲的月工资不到3000元。透支后,她每个月的信用卡还款额近万元,但她不敢告诉丈夫,只能独自承受。
前晚,菲菲的丈夫让她将家中1万多元积蓄取出急用,菲菲称积蓄已经花完了。一番追问之下,她这才哭着说出自己花费近8万元购买健身产品、办美容卡的事。“真是难以置信!这样的价格,都可以给家里添置一辆车了!”菲菲的丈夫听完,拨打了本报热线。
昨日上午,记者陪同菲菲和她的丈夫来到可诺丹婷美容院。该品牌华中区总经理称,公司的产品没有问题,菲菲购买的内衣和美容产品都是该公司的特色项目,但工作人员引导她办信用卡消费确实欠妥。公司已对相关员工进行警告,要求控制顾客消费,不允许误导消费者。